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東河村坐落于風景秀麗的三百山腳下,距縣城11公里,享有“東江源頭*村”的美譽。產業興旺是農村發展的*要務,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基礎。近年來,鳳山鄉大力發展紫山藥種植,讓越來越多的村民依靠紫山藥增收致富。
自*扶貧工作開展以來,安遠縣積極創新扶貧開發方式,探索實施“農村電商扶貧”,依托東河村種植紫山藥的傳統產業優勢,將電子商務與農業產業緊密結合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2019年,該鄉紫山藥種植面積達4000畝,預計每畝有5000元的收益,并帶動貧困戶138戶就業。
東河村借力電子商務發展的浪潮,健全工作機制,構建聯動體系,創新發展模式,使傳統紫山藥產業實現華麗轉身,推動電商產業與脫貧攻堅形成共振。該村建立“三大機制”,增強造血功能。圍繞提升貧困群眾電商認識、電商應用和創業能力,一手抓教育培訓、一手抓引領帶動。2017年,鳳山鄉東河村電商服務站站主陳月蓮成功入選“2017年度贛州市十佳農村電商脫貧先進個人”。
據了解,該村通過建立“公司+合作社+貧困戶+電商”的企業帶動模式、“能人大戶+合作社+貧困戶+電商”的能人幫扶模式和“支部+黨小組+合 作社+貧困戶+電商”的黨建引領模式,助推了東河村紫山藥電商扶貧發展,進一步帶動貧困戶增收,有效解決貧困戶勞動力的就業問題。
針對當地貧困群眾家庭的客觀實際,分類制定紫山藥電商扶貧幫扶計劃,確保參與發展紫山藥產業的貧困戶都有一份穩定收益。完全喪失勞動能力,也沒有土地資源貧困戶,主要用好扶貧信貸資金,入股合作社,合作社每年進行保障性分紅;完全喪失勞動能力,但有土地資源的貧困戶,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,可以當股東享受分紅,也可以享受*性支付土地款;有勞動能力,但沒有土地資源的貧困戶,主要用好扶貧信貸資金,同時提供務工就業崗位;有勞動能力且有土地資源的貧困戶,用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合作社,即可當股東享受分紅,也成為合作社工人,實現就業增收。
據悉,該村通過引進優質電商企業,積極探索扶貧包銷模式,進一步拓寬產品銷售渠道。2017年7月17日,中農電商與鳳山鄉簽訂了100萬斤紫山藥包銷合同,其中60%貨源由東河村提供,中農電商以高于往年市場價進行收購,免去了貧困戶的后顧之憂。
農業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